本報訊 (記者 布雙起 通訊員 徐新波) 盤活存量、減少增量,讓“沉睡”的資產“活”起來,為全縣30余家單位統(tǒng)籌調劑辦公家具、電子設備等資產500余件,節(jié)約經費60余萬元;開源節(jié)流、降本增效,為村(社區(qū))“兩委”換屆辦公室、縣委群眾工作專班等多個臨時機構提供保障服務,節(jié)約財政資金110余萬元……
今年以來,陽谷縣機關事務管理服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要求,著眼于服務保障方式轉型升級,統(tǒng)籌整合資源,不斷創(chuàng)新公物倉管理模式,逐步打造出屬于基層的公物倉平臺,盤活資產管理“一盤棋”,推動公物倉公務服務與公共服務融合發(fā)展,全面提升機關事務保障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
聚焦辦公用房、公務用車、辦公設備、辦公家具等多個種類,中心會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全縣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進行清查,登記造冊,全面掌握資產規(guī)模、分布、結構、使用狀況及管理質量等情況。厘清權屬后,將低效運轉、長期閑置、可重復利用的資產轉入公物倉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調配,為實體公物倉提供支撐。在全市率先建設620余平方米的縣級實體公物倉,作為存放長期閑置資產、機構改革或辦公用房調整騰退資產、大型活動和臨時機構購置資產等各類物資的倉庫。公物倉投用以來,累計接收大型彩色復印機、電腦、打印機、碎紙機等電子設備以及辦公桌椅、檔案櫥柜等資產600余件,總價值約70萬元。
聚焦集中統(tǒng)一管理,從縣級實體公物倉到拎包入住式“公務倉”,再到一站式服務公物倉,逐步打造出符合基層實際的現(xiàn)代公物倉平臺,用心提供服務保障。堅持“公物倉”與“公務倉”互補模式,統(tǒng)籌縣林業(yè)綜合服務中心750余平方米的閑置辦公用房,建成拎包入住式“公務倉”,即利用閑置的辦公用房,配備實體公物倉的辦公家具、設備,組合成功能齊全的“一體式”辦公區(qū),既避免設備在搬動過程中的損壞,又節(jié)省搬運費用,還免去了辦公所需的網絡費用等,實現(xiàn)資源高度集約利用。目前,已為12個臨時機構(工作專班)、省派工作組提供服務保障。此外,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建立資產管理動態(tài)數據庫,掌握公物倉資產詳細情況,線上辦理公物倉資產信息發(fā)布、資產詳情展示、申請調劑等事項,推動縣域公共資產調劑使用,實現(xiàn)縣域公共資產互聯(lián)互通,物資調配“線上領跑”。
公共服務為公物倉增添了新力量、注入了新活力。陽谷縣聚焦民生領域,發(fā)揮公物倉更大作用,增加鄉(xiāng)村振興、便民服務、開展社區(qū)活動、應急物資保障等服務功能。調配服務用房600余平方米供谷北社區(qū)使用,用于開展社區(qū)政務服務等工作,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會同有關部門推動8所公辦中小學和谷山體育場對外開放,免費提供足球、籃球、乒乓球等運動場地,實現(xiàn)運動資源共享、促進全民健身。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lián)合主辦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