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麗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許多父母懷著“一切為了孩子好”的初衷,對孩子的生活事無巨細地包辦。然而,這種過度呵護和干預,看似是對孩子的愛,實則在不知不覺中阻礙著孩子的成長,甚至可能將孩子推向“廢柴”的境地。
從孩子呱呱墜地起,不少父母就開啟了全方位的照護模式。在飲食方面,為了讓孩子吃好,他們將食物處理得過于精細。孩子長期這樣吃,咀嚼功能得不到充分鍛煉,影響口腔肌肉發(fā)育和牙齒健康。有育兒專家表示,孩子從6個月添加輔食時就應該自己吃飯。可有些家長習慣于給孩子喂飯,使孩子失去了自主探索食物和動手吃飯的機會,不僅動手能力得不到發(fā)展,大腦對食物的感知也受到限制。
孩子上學后,父母的關(guān)注點往往集中在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上。他們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于是,孩子的生活瑣事被父母一手包辦。洗內(nèi)衣、打掃自己的房間、整理書桌這些本應是孩子分內(nèi)的事情,父母都攬了過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孩子逐漸變成了只會考試的機器。他們?nèi)狈镜纳钭岳砟芰?,一旦離開父母的庇護,就會變得無所適從。
過度包辦的危害遠不止于此。父母的過度呵護讓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有的缺乏同理心,有的缺乏自信心。他們習慣了接受父母的付出,甚至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卻不懂得感恩和回報。同時,由于習慣了所有事情都被父母安排,孩子沒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缺乏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學習對他們來說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這樣的孩子一旦走入社會,很容易出現(xiàn)找不到工作、躺平擺爛的現(xiàn)象。
父母應該學會放手。過度包辦源于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害怕孩子犯錯、走彎路。但事實上,那些出色有擔當?shù)暮⒆诱窃诓粩嗟膰L試和錯誤中成長起來的。合格的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空間和機會,讓孩子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學會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
“合適的托舉”才是成就孩子的正確方式。父母要在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支持和引導,而不是代替他們?nèi)ソ鉀Q問題。比如,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鼓勵他們自己尋找解決方法;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時,父母要給予安慰和鼓勵,讓他們有勇氣重新站起來。
孩子就像一粒種子,只有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才能茁壯成長。父母的過度包辦就像過度施肥和澆水,看似是在幫助孩子,實則可能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成長的能力。別讓過度包辦毀了孩子,讓我們用正確的方式愛孩子,讓他們在自由、平等、尊重的環(huán)境中成長為獨立、自信、有責任感的人。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wǎng) 2006-2025 版權(quán)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lián)合主辦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